【正向的技術】EP0-3 關於快樂怎麼學(文字稿)

段落介紹

<優質學習的三個層次>

<優質學習的三個條件>



各位朋友大家好,我是班主任,很開心跟大家一起在線上聊快樂、學快樂。

上一集跟大家聊到關於班主任、以及快樂補習班是怎麼來的,還有為什麼要開班的因緣。

這一集要跟大家談談關於快樂怎麼學,先建立幾個基本的概念,做為未來學習的基礎。

<優質學習的三個層次>
各位還記得在第一集中我們談到了"快樂肌肉"的概念嗎?快樂這種能力就像是我們的肌肉一樣,如果你平常沒有鍛煉它,它是不會強壯的。一旦它不夠強壯,你要施力的時候,力量就不夠。就好像我們平常沒有鍛鍊正向思考能力的這條肌肉,遇到困境、挑戰、或是障礙的時候,我們很難提起心力,很容易被打敗。當然,小一點的事沒問題,如果是強烈一點的情境,我們就很容易陷入負面情緒當中。尤其是這些事情的發生,往往來得很突然,我們不太容易預先有準備,賴以憑藉的就是平時累積的實力。

所以我們有時候會有一種感覺,就是說「我也知道要正向啊,但是事情來的時候,我就是無法正向!」道理都知道,但是真的要用的時候,就是用不出來。因此你的快樂肌肉多強壯,端視你能面對的困難情境,強度有多大、你恢復的時間有多快來決定。

強壯的肌肉來自於勤奮的練習,但是如果是錯誤的方法加上勤奮的練習,那對不起,你不只不會有成果,而且可能很快就會受傷,然後再也不敢碰了。因此在練習之前,必須學習正確的方法。

可能你還會想:「我也看了很多書、聽了很多演講、看了很多影片,但是遇到狀況的時候,學的這些東西,還是用不出來啊!」沒錯,確實很多人有類似的經驗。那是因為忽略了中間還有一個細緻且重要的過程,叫做「思考」。

在這個不快樂的時代,很多人在追尋探索如何才能獲得真正的快樂。也有很多人透過各種管道分享他的快樂之道,這是很好的事情。但是對於聽的人來說,學習到的方法跟觀念,到底適不適合自己的狀況,必須進一步去思考。

因為班主任很強調思考,所以經常也會有學員跑來問我,說:「我也想要思考,但是我不知道要怎麼思考?」確實是如此,很多人不知道該怎麼思考。對於我們接收到的一個新觀念或是新想法,到底適不適合我們,可以從三個角度來思考:
  1. 先檢視這個想法是否合乎邏輯?
  2. 思考這個想法跟我有什麼關係? 
  3. 思考我可以如何運用這個想法讓自己更好?

例如,在前一集當中,我們舉過一個例子。當有人告訴我們:「只要有錢,你就會快樂。」這個概念,我在此強調,是「只要」,「只要有錢,你就會快樂。」因為班主任之前一天到晚跟錢打交道,所以經常舉錢的例子。而且,也確實有一些人是抱持這樣想法的。

首先,我們檢視這個想法是否合乎邏輯?確實,有些人有了錢,於是感到快樂;但是,也不是所有有錢的人都很快樂呀!反之,確實有些人因為沒錢而感到痛苦,而且可能是很多人;但是同樣地,也不是所有沒錢的人都很痛苦呀!所以,「只要有錢,你就會快樂。」這句話,在邏輯上是有問題的。既然邏輯上有問題,後面就不用討論了。不過在此,還是要強調,班主任並非是反對賺錢,在這邊只是做為一個例子,探討認為「金錢是快樂的唯一或是主要來源」的這個想法。

再舉另外一個例子,當有人告訴我們:「善意對待他人,你就會快樂。」這個概念,我們一樣先用邏輯去檢視。確實,當我們被善意對待的時候,我們會感覺很舒服,並且也會以善意的態度去回應對方。同理,當我們善意對待他人的時候,通常對方也會以善意的態度回應我們。這是合乎邏輯的,在我們的生活經驗上面也可以成立。

進一步,我們去思考這個想法跟我有什麼關係?例如:因為我每天要跟很多人接觸,包括家人以及家人以外的人。我希望我在跟他們相處的過程中都能感到開心,這是我想要的。 那麼,這個概念就跟我有關係。當然,如果我是住在山洞裏面,每天都是我一個人,那這個概念就跟我沒關係了。

最後,當我已經思考過,這個概念是合理的,而且也符合我的狀況跟需求,接下來就必須思考:「我該如何運用這個想法讓自己更好?」例如:因為我最關心我的家人,如果能跟他們保持良好的關係與互動,我會感到很開心。那麼,我應該先以善意對待他們,包括:我應該經常主動關心他們、講話不要動不動就大小聲、發脾氣、不耐煩、經常給他們一個微笑或擁抱等等。

所以我們再整理一下,要達到最好的學習效果,首先要有一顆旺盛的學習心,要付出時間跟努力去聽、去看、去學,才會有收穫;其次是對於學習的內容必須經過思考與抉擇,哪些是對的、哪些不是對的?哪些是適合我的、哪些是不適合我的?適合我的我該怎麼用?當過濾思考出是對的、適合我的、跟我可以怎麼用之後,就要反覆不斷地去練習,假以時日,當這個概念已經變成你的反射動作之後,這件事你就算練成了。這是一個系統性的學習過程。

如果沒有經過反覆不斷的練習,這個學習到的概念就還不是你的東西,還是老師的東西;如果沒有經過思考跟抉擇,那麼這個概念會不會對你有幫助?適不適合你?你就無法確定,就只是人云亦云,人家說好你就跟著說好,人家拍手你就跟著人家拍手(台語說:舉香跟拜);那當然,如果你連花時間去學習都不願意,那就只能繼續停留在原地,甚至是一直在往後退,因為別人一直在前進。

<優質學習的三個條件>
剛提到了優質學習的三個層次:學習、思考跟練習。現在來談談優質學習的三個條件:老師、教材跟同學。
當我們為了讓自己更好,決定要透過學習來提升自己,首先第一個條件,要找到可以跟著學習的老師。當然,現在也蠻流行自學的,有的自學是不跟著體制內的系統學習,但是也會另外請老師來教;有的則是真的自己學。如果完全靠自己學,效果也不錯,那當然也很好。不過可能大部分的人,還是需要有老師來引導,會進步得比較快。不論是在哪一個領域的學習都是一樣,各位或許也有這樣的經驗。

以班主任而言,就有三位老師,經常覺得很慶幸自己有這三位老師。他們不只具備看事情的高度、深度跟廣度的智慧,自己也很勤奮用功,自律甚嚴、學識廣博卻又謙下待人、善巧表達、有愛心又有耐心。

因為不具備上述的任何一項優點,所以在快樂補習班,班主任不算是老師,只是將自己學習的經驗跟心得分享給大家,引導並陪伴大家學習而已。

有了老師之後,也要有教材。快樂補習班的教材,主要是採自東方的智慧經典以及西方的實證科學。

最後,如果只是自己學自己練,進步還是會很慢,要有一起學、一起練的同學,進步才會快。一方面可以學習到別人的優點,另一方面也可以從別人身上看到自己的盲點。

同時也要提醒大家,所有學習的內容,都是用來提升自己,而不是用來要求別人。因為,是你有學習,不是他有學習。況且,與其要等到別人改變,不如我們自己改變比較快,也比較有效。

總結一下今天學習的內容。
如果想要讓自己更好,必須要不斷學習;而一個好的學習,不只是聽老師講,還要自己深入思考、觀察、判斷;之後還要不斷反覆練習,直到自己的行為產生改變,而且是持久性的改變,不是暫時性的改變。
而要學習,必須有好的老師、適合的教材,以及跟一群人一起練習,才會有好的效果。

今天就跟大家分享這裡,下一集我們將進入正式學習的內容,歡迎大家收聽。如果你覺得這一集內容對你有幫助,請你分享給你的朋友;如果你覺得沒什麼收穫,那就忘掉今天的東西。總之,我會把這份希望大家都能夠更快樂的心意,送給正在收聽的你。

快樂補習班,我們下次見。拜拜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第一批完成 Level 1 四個系列課程的學員們

在這個充滿壓力的現代生活中, 每天面臨著 精益求精、實事求是、 分秒必爭的生活 但您真的快樂嗎? 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 反觀 有一群人捨棄忙碌、盲目的追求,投資了四十個小時,來學習讓自己身心更強大的方法~   🎉🎉🎉🎉恭喜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