段落介紹
<節目介紹>
<關於快樂這件事>
<現代人不易感到快樂>
<憂鬱三部曲>
<預防勝於治療>
<正向思考很難>
<鍛鍊你的正向肌肉>
<正向思考不難>
各位朋友大家好,我是班主任,很開心能跟大家一起在線上聊快樂、學快樂。
<節目介紹>
這一集是快樂補習班製作的第一集內容,算是前面的暖身,暖身的部分預計會錄三集!會先跟大家聊聊為什麼快樂需要學習、以及為什麼班主任要來podcast開班,當然,也會跟大家介紹一下班主任,還有快樂補習班的由來。然後再談談學習前應先建立的概念。之後,就會進入怎麼學習快樂,希望每一次帶給大家一個快樂的觀念或技巧。其實與其說是"技巧",主任比較喜歡用"技術"這個詞,因為它說簡單也很簡單,就是我們都知道的事情;但是說不簡單,真的也很不簡單,因為雖然都知道,但是就是做不到!這一點,在後續的內容當中,大家可以慢慢去體會。
然後希望可以跟大家分享這些技術應用層面的一些實際案例,以便於協助大家如何去應用。有一句話說:"知識如果不能加以應用,充其量只是一個裝飾品。"也就是說我們學了一些東西,只是把它用來跟別人說嘴,說我知道這個、我聽過那個等等,好像很厲害的樣子。這樣或許可以得到別人崇拜的眼神,但是卻不能為自己帶來任何的提升或改善,就像只是配戴在身上的裝飾品一樣,甚至只是像一個跟別人借來的裝飾品一樣,這樣真的很可惜。所以班主任希望能提供給大家用得上的東西,也希望大家聽了之後都能拿去用,這樣才對大家有幫助。也因此,這個頻道的內容,會有多一點的學習內涵,而不只是分享一些新鮮的事情而已。
當然,也許你也會想提出一些自己的狀況來交流、或是分享、或是提問、或是切磋,都很歡迎。在描述欄位有email,歡迎你寫信過來,如果可能的話,會針對你的問題,在節目中來探討。有機會的話,也會邀請一些來賓互動交流。總之,希望這個節目是對你是有幫助的,能夠讓你過得更踏實、更自在、更快樂。
<關於快樂這件事>
關於快樂這件事呢,以前沒什麼人談,因為以前的人只要吃飽喝足了就會感受到快樂。現在呢,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談,因為在現在這個時代,不吃飽喝足都很困難,只有吃太飽、喝太多。但是呢,卻反而不容易感受到快樂,甚至覺得很痛苦。
像班主任有一位朋友,在疫情之前,每天有跑不完的飯局,面對這些精緻美食,也實在很難控制自己,畢竟這是一件高難度的事情。所以每次吃完都既痛苦又後悔,對美食可以說是又愛又恨,看到時很愛、吃完後又很恨!然後當然身材就漸漸走樣,只好再花錢去做減肥。
還有一位朋友是一家大型企業的高層主管,每天也是有跑不完的應酬。在台灣這種喝酒文化盛行的商場,不喝酒業務很難打開。所以也是經常喝得醉醺醺的,雖然工作成績很好,也一路晉升,但是最後不止身材走樣,健康也出了問題。就我一個旁觀者來看,未來可能還有夫妻關係跟親子疏離的問題等著他。
還有一位朋友,在華人金融圈也算是個名人,擁有人人稱羨的名位跟財富。有一次跟他聊天的時候,我問他下一步的計劃是什麼,他竟然告訴我,他只想能夠好好的吃飯、好好的睡覺。怎麼回事?大家不是都想要擁有他這樣的成就嗎?為什麼現在的人連吃飯睡覺這種最基本的事情,都好像很難得到滿足?
這些事情可能你也不陌生,身邊可能也有類似的例子,甚至你自己也是這樣,只是型態不同而已。有人因為錢不夠多而不快樂、有人因為工作事業不夠成功而不快樂、有人因為家庭關係不和諧而不快樂、還有人因為什麼都有了而不快樂...
<現代人不易感到快樂>
總之,現在的人很不快樂,我們可以從這幾年大街小巷林立的身心科診所看出端倪。班主任有一位在大學心理系當教授的朋友,告訴我說他的學生這幾年在科學園區附近開了好多身心科診所,生意好得不得了。這樣的現象,班主任覺得一則以喜、一則以憂。喜的是愈來愈多人覺察到心理疾病也是一種疾病,會知道要找醫生或是心理師求助。很多人現在的觀念,還是停留在身體生病才要找醫生,心理生病是自己想太多、吃飽太閒了。或是把所有的罪過往自己的身上攬,覺得都是自己的問題,陷入一種自我否定或是自責的深淵當中,不知道要求助。因為不知道要求助,又害怕旁人的異樣眼光,或是就算想求助也不知道要找誰,導致只能把所有的苦往肚子裡吞,吞了又無法消化排泄出來,最終導致更嚴重的後果,不是傷害自己,就是傷害他人,或是既傷害自己又傷害他人。因此現在的憂鬱症跟自殺率愈來愈高,尤其是青少年的自殺率更是來到歷年來的高點。而這也是班主任憂的地方。因為這個原因,所以班主任才來這裡開班。希望有更多人學習快樂的方法,降低這些問題的發生。
<憂鬱三部曲>
所以各位朋友,如果你因為長期心理狀態不佳,而造成身體以及生活上嚴重困擾的話,一定要去看醫生尋求協助,否則狀況可能會愈來愈糟,班主任不是心理醫師,所以無法幫你。但是在此之前,你可能已經浸泡在負面情緒當中一段時間了,甚至可能是很長的一段時間。而為什麼會長期浸泡在負面情緒當中,是因為對很多事情採取了負面的想法,日積月累下來,你就變成一個負能量很強的人。
剛才班主任是從後面往前推,現在再由前往後推:也就是說,如果我們對很多事情都是採取負面的想法,時間一久,累積足夠的負能量,我們就會被定義為一個「負面的人」,人家會說:「這個人很負向」、「負能量很強」。如果再繼續累積,超出我們身心可以負荷的程度,可能就變成一個憂鬱症或是其他心理疾病的患者了。所以說,有三個演化的階段:
1.抱持負面想法-->2.累積負面能量-->3.形成憂鬱症或是其他的心理疾病
不過當然,有些心理疾病是生理因素造成的,這還是需要由醫師進行專業評估,這就不在我們討論的範圍了。
<預防勝於治療>
愈到後面的階段,問題就愈難處理。如果已經到了第三階段,往往就必須尋求醫生的協助,有時候也要輔以藥物的治療。但是如果能夠在第一階段就注意到自己正在往負面的方向發展,而及時做調整的話,往往效果最好,付出的代價也最小。這也是為什麼要養成正向思考的理由。
<正向思考很難>
但是你可能會說:"我也知道要正向,但是事情來的時候,我就是無法正向。"其實你說的沒錯,知道跟做到往往距離很遠!最主要的原因,是因為我們的習慣領域。
因為我們沒有正向思考的習慣,所以遇到事情的時候,很容易就會用自己原來習慣的思考邏輯跟方法去應對,這是一種反射動作。而如果你進一步仔細檢視一下自己的思考習慣,可能會發現自己好像還蠻常負向的。不過由於我們不太擅長深入觀察自己,所以或許你可以問問身邊的人會更準確一點。
另外,我們可能會覺得正向或是負向是天生的,因為身邊一些正向或是負向的人,好像他本來就是這樣,我們會說:他的個性就是這樣。但是其實個性是會改變的,科學家也證實,大腦是可以改變的,叫做"大腦的可塑性"。你是可以成為你想要成為的那種人。關於這個部分以及為什麼我們天生容易負向的問題,我們後續會聊到,敬請期待。
<鍛鍊你的正向肌肉>
另外一個原因是,正向思考的能力,就像是一條肌肉,平常你沒有練它,它不會自己變強壯。以手部肌肉來說,平常你沒練,你就舉不起重物;以腿部肌肉來說,平常你沒練,你就跑不快、跑不遠。正向思考這條肌肉,需要靠平常的練習,要用的時候才使得上力。練習之前,則必須學習正確的方法,就像你要健身之前,一定也要學習相關的正確知識,才不會導致受傷。接下來你必須經過反覆不斷的練習,這條肌肉才會強壯,正向思考力這條肌肉也是一樣。
這讓我想起以前我女兒小時候學鋼琴,每個禮拜去音樂教室上一次課,然後回家都不練習,每次都上課前才臨時抱佛腳練一下,所以始終學不好,讓我花的錢都石沉大海了。
所以要記得:學習+練習。其實任何事情都是這樣不是嗎?!所以說:"學而時習之"就是這個意思。
<正向思考不難>
其實也不能怪我們,仔細想想,關於正向思考的方法,我們從幼稚園到博士班,有上過相關的一堂課嗎?並沒有。因為沒有學過,所以只能土法煉鋼,靠著自己摸索,從失敗的痛苦經驗中去學習。只要我們學習正確的方法,加上反覆的練習,其實"正向思考"這門技術,雖然沒那麼容易,但是也沒有那麼難。既然學校沒有教,那就來補習吧!有一位心靈導師說:「既然有用來創造外在幸福的科學跟技術,當然也會有用來創造內在幸福的科學與技術。」關鍵是你知不知道有這門技術?知道了想不想學?學了會不會用?
今天先跟大家分享到這邊,下一集將跟大家聊聊關於班主任以及快樂補習班,歡迎大家收聽。如果你覺得這一集內容對你有幫助,請分享給你的朋友;如果你覺得沒什麼收穫,那就忘掉今天談論的內容。總之,我會把這份希望大家都能夠更快樂的心意,送給正在收聽的你。
快樂補習班,我們下次見。
PODCAST收聽連結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